今年国内的机器人融资潮,真是热闹!
疫情催化下,国内机器人发展得如火如荼,一边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走进复工复产的门店、工厂,另一边机器人创企们开启新一轮“揽金”热潮。
仅是在刚刚过去的1~4月,国产机器人企业投资已经达到67起,累计金额超过100亿***,其中金额过亿的单笔融资足足有30起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去年全年的机器人融资数仅115起,过亿融资也就十几起。照现在的融资趋势,今年有望比2020年融资数增长超20%!
繁荣的国产机器人融资潮中,谁是更多资本押宝的对象?这些气势如虹的创业公司们,谁更有机会成长为细分赛道的头部玩家?
伴随着更多资金的涌入,国产机器人会加速奔向落地的春天吗?
▍医疗、工业、服务机器人齐吸金,密集分布在北上深
从在2021年1~4月的国内机器人企业融资分布上,我们看到工业机器人成为融资笔数***多的领域,达到28笔,占比达42%。这一领域包括物流仓储机器人、机械臂协作机器人等品类。
同时,医疗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也分别获得了17笔、15笔融资,分别占比20%左右。服务机器人很多人在酒店、餐厅、商场都见过做送餐、导航等工作,而医疗机器人则涉及了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此外,其他领域如机器人视觉、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充电设备等与机器人产品关联直接的产业链玩家也获得了7笔融资。
业内相关分析师粗略预估,截至4月中旬国内今年已公布的机器人融资可能达到100亿元***。若以此为参考,在此期间的已公布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融资额可能都在30亿左右。
在地域分布上,我们看到2011年1~4月获得融资的国内机器人企业主要汇聚在北上广地区,其中深圳和上海***多,达到18家,北京达到16家;此外,杭州和苏州融资笔数也达到6笔,主要为工业机器人;其他地区如重庆、武汉、东莞等地也有机器人企业融资出现,但合计仅有6家。
除了地域分布,我们还发现在此期间获得融资的机器人企业主要成立于2014~2019年。其中,2016年成立的机器人企业居多,达到18家;2017年成立的企业紧跟其后,达到10家。这一分布符合2016~2017年的机器人创业潮以及创企发展周期,众多企业正进入商业化铺开阶段。
▍医疗领域爆发前夜: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大热
从1~4月走势来看,2021年有望成为医疗类机器人融资的爆发年。
我们大致统计可知,在2021年1~4月的机器人融资项目中,医疗领域机器人融资达17起,占比达1/4,其中有近十笔融资金额过亿。而在2020年,全年所有过亿的机器人融资项目不过十几起。
在这些融资项目中,深圳精锋医疗的6亿元融资无疑***引人注目。精锋医疗于201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聚焦手术机器人,据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