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40%的年复合增长率很高,但协作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中6%的占比还远谈不上爆发。
究竟是什么制约着协作机器人和柔性制造的发展?
带着这个问题,机器人大讲堂来到了2021年慕尼黑电子生产设备展,想从经历了2020年疫情和爆发后的协作机器人企业这里得到一些答案。
2020堪称电子行业爆发的大元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宅经济兴起,强势拉动了电子消费品以及云服务系列需求,也同时对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设计研发与服务消费两端不断调整。
本次3月17-19日在上海举行的2021年慕尼黑电子展热闹非凡,从展商产品上可以看出,参展商们除了聚焦精密电子生产设备和制造组装服务,许多企业也开始围绕着电子制造产业展示了核心科技,其中,机器人企业带来的解决方案尤其抢眼。
3C电子行业一直以来与机器人密不可分,作为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并列的主要应用场景,机器人厂商在过去一年多围绕3C电子行业给出了许多独特的解决方案,机器人技术也在3C电子领域不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本次慕尼黑展上,机器人大讲堂记者也见到了许多协作机器人厂商的身影,其中,艾利特机器人的答案让人印象深刻。
▍爆发之前需要更简单
协助下游用户开发了数十个应用案例后,艾利特机器人应用技术副总蔡嵩林也道出了他的理解:不够简单!
一批协作机器人被购买后,真正应用到工作产线,往往还需要经过几个步骤:
(1)配件选择。一个协作机器人工作单元往往包含夹爪、工艺设备、传感器等等,每一种部件都有几十甚至几百家品牌可供选择,每家终端客户都有自己偏好的品牌,集成“组合”众多选择加剧了协作机器人应用的“非标性”;
(2)针对性工艺开发。由于硬件组合多,对于企业用户集成应用需求落地来说,更是面临着很高的使用门槛和专业壁垒;
对于企业用户,这是从采购到开发的一系列复杂流程,落地部署时间被大大延长。
因此,集成商在自动化领域中,尤其是协作机器人业务中,依然扮演者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角色。
对于集成商而言,采购了上述包含机械臂在内的部件之后,也还需要完成适配和系统集成,这也意味着真正买单的人却耗费着巨大的资源重复造着相同的轮子。
购买协作机器人是为了让生产更便利更简单,却因为零部件采购和开发而变得更加困难,这是这项技术爆发前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制约其成为“重量级选手”的关键。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如何让复杂的应用简单能够实现?
艾利特认为,生态合作和平台化产品相结合是一条可行之路。
“平台化产品和生态化落地才是协作机器人市场良性、正向的打开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的行业上的痛点。”蔡嵩林解释道。“艾利特希望从集成商这个‘关节节点’出发,打造一个平台级的产品,成为***们的舞台,和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联动——例如与夹爪、视觉进行深度融合和开发,为客户实现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协作机器人的特殊优势,让机器人的应用真正做到省心省力。”
▍平台化,让应用更简单
在这种产品平台化的理念下,艾利特认为,在平台化带来更简单应用事实面前,比起单一产品和技术的差异化,提高未来机器人的应用才将是决定市场胜负的关键。
在本次慕尼黑展工业机器人主题展区,艾利特就积极实践了他们对于更简单应用的拓展,带来了他们和生态伙伴合作联动开发的几个应用案例,包括了服务器主板装配、视觉检测、机床上下料、传动带跟踪抓取,展示了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与合作伙伴共同深耕的应用成果。
服务器主板装配案例中,艾利特EC66协作机器人与大寰电爪AG 95匹配,模拟了在服务器生产过程对于内存条和CPU的移载装配动作,通过一套多功能手指实现多个抓取安装动作,EC66首先从治具中抓取内存条,然后移动到主板位置,放置内存条并下压装配(重复完成2件内存条装配),随后,EC66从治具中抓取CPU,移动到主板位置,放置CPU并合盖。据了解,这正是基于艾利特协作机器人高定位精度和稳定可靠的特性,这种高要求的抓取装配环节才更易于实现。
在视觉检测案例中,2台艾利特EC63协作机器人则分别与海康威视智能相机、慧灵电爪匹配,依次完成扫码、涂胶检测和工件移载等动作,模拟生产过程中零件的视觉检测过程和NG产品移载过程。
1台EC63负责携智能相机对托盘中的零件进行检测,完成检测后,该EC63退出测试区,另一台EC63负责将半成品托盘中的零件移载到成品托盘。检测到瑕疵商品后,由机器人进行直接分拣完成,减少工序,同时也体现了艾利特机器人双臂协作的功能。基于艾利特协作机器人灵活安装和多种通讯模式的特性,实现高度柔性化且快速的视觉检测方案,同时降低了多产品产线的投入成本。
兼具移动性能和作业能力的移动机器人+机械臂而成组合的复合机器人,无疑是近年来工业生产中的新选择,艾利特本次也展示了复合机器人案例。艾利特与斯坦德合作,复合机器人ECR612M-STD300(斯坦德AGV)搭载Sensopart相机(2D转2.5D)和2个大寰夹爪,演示了复合机器人的作业流程。
在演示中,ECR612M-STD300移动到工作台附近,通过机器人末端相机进行标定,随后EC612M协作机器人抓取复合机器人搭载平台上的产品,完成上下料过程,随后复合机器人携带产品移动。
基于艾利特标准复合机器人规格,可搭载不同的复合机器人搭载平台和末端工具,能实现精准移动上下料功能,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实现灵活的车间和实验室等场景的自动化布局,大大降低生产工厂对人力的需求。
本文摘自:网络 日期:2021-03-18
详情点击:ABB机器人中国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