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的话题是一直中国机器人行业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几个要点或许值得从业者关注。
和中国互联网行业在世界上爆发出的创新性不同,中国人口多、市场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特性,决定了电商等相对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技术壁垒的服务平台能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崛起,但工业领域却难以复制,因为例如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国外已经走出十几年,这背后是整个成熟产业链体系逐渐形成过程中的逻辑积累,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得有新的发展机遇,并寻找到合适的思路和手段,这样才能快速追赶上国外的步伐。
▍柔性制造带来超车新机遇
现如今,智能制造大方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智能制造的核心都是生产柔性化。
全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制造业大部分仍然处于刚性制造阶段,但部分智能制造起步较早行业的柔性制造系统,已经能够实现部分个性化定制要求,例如服装业的快速换产,目前淘宝的服装定制,临时需求下的定制化生产已经成为常态,例如前段时间工厂回迁的耐克,目前也无疑是智能制造的行业先行者,耐克的成功大部分在于其在规划制造方面颇有心得,虽然其个性化定制的价格提高30%,但无疑能满足更广泛的制造需求。
耐克的智能制造逻辑也从侧面在证明,智能制造需要从消费者需求层面入手,再逆推到制造业为之整体适配调度,这无疑对制造业提出了能快速适应市场产品变化要求的新需求。这种变化性极强的生产需求,对于装备制造系统来说,则实际上对从设备底层到上层,以及制造系统、软件、设备支撑技术都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于从底层控制系统到设备,再到整线管理运营、ERP、物料系统等都提出了科学性、技术性和方法性的整体要求,这是一个大系统。
耐克并没有完全的成功,因为真正实现柔性制造的问题也依然很多,例如目前一个工厂所集成的控制系统很难做到完全开放,例如这些工厂控制系统下,根据需求动态重构的软硬件难题也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使得目前制造系统很难做到产业层面的资源与产品动态调度。因为在新的个性化需求下,制造系统其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