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室外全开放环境下,载人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去面对更为多变的路况,这就使得其需要具备更精准的定位模块、安全模块和地图引擎,以及拥有更强的感知、路径规划、控制、交互等能力,这是一整套复杂的系统。
在无人驾驶的同一发展路径下,低速无人驾驶的普及却快上许多。
由于体积相对较小,同时应用场景往往集中在园区、景区、机场这类封闭或半开放的简单固定地点,这导致低速无人驾驶的技术复杂程度相对更低,更容易进行技术开发商业化,商业潜力一点也不少。
作为2020年交通部提倡优先落地的应用主体,综合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等因素,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会遵循着低速到高速、封闭到开放的路线走。低速无人驾驶车辆有望优先逐步代替传统车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形成大的行业趋势。
一般情况下,无人驾驶要实现规模经济就要实现量产,没有量产价格就下不来,而量产有四个必要因素,技术、市场、生态和成本,但目前低速无人驾驶的普及仍然处在孵化期,也是社会接受期和市场创新期,这个阶段面临三大难题:
(1)产业链复杂,硬件整合难度大
(2)缺乏相应适配软件
(3)头部化导致的开放程度低
低速无人驾驶的产业链覆盖往往也继承于自动驾驶汽车上下游,如上游的传感器、网络服务商、数据服务商、芯片供应商等,但因为市场量小,往往缺乏相应配套产业链,低速无人驾驶下游的出行服务、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商更是几近于无。
阿里、京东物流、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均有低速无人驾驶的产品研发和投入,这种成熟生态体系下,使得初创企业和学校的市场准入门槛和开发难度大大提升。
对于无人驾驶的初学者和后来者,需要一款更完善、更基础、更开放的产品。
松灵抓住了这个市场初期的痛点,Autoware开源教育套件应运而生,毫不夸张地说,Autoware是目前世界上***款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一体化”开源软件。
从无人驾驶的大车到低速的小车,需要简单点。
为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做减法,却能完成闭环,又足够开放,这是松灵机器人产品经理谢工在接受机器人大讲堂采访时传达出的理念。
对于初入行人员来说,了解和熟悉硬件是基础。无人驾驶的硬件配置简单来说,就是前端的建图、感知、定位,中间的决策导航、路径规划,后端的应用,建立在这个逻辑上,参与无人驾驶开发的人就能很快明白整套系统工作的原理。
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或者初学者来说,就需要去熟悉产业链、供应链,同时采购完成后需要解决电路、接线、底盘等诸多问题,一旦走入弯路,可能对整个学习和部署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困难。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实现快速应用才是核心,而解决移动机器人应用***步往往就是解决机器人导航定位问题,这就需要在感知、决策、执行的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闭环系统,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成本难题。
(Autoware定点路径规划视频)
同时,例如Autoware等国外***提供的硬件配置往往都要求相对较高,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松灵在Autoware 开源教育套件的配置清单中,对于原先复杂的无人驾驶软件需求进行轻量化裁剪,以较高的适配度降低了硬件成本,完善地集成了计算单元、多线激光雷达、液晶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底盘模块,构建出了一个低速无人驾驶的***小单元,能够满足多个行业的基本需要。
在这种减法下,松灵的Autoware开源教育套件也以低沉本很好实现了一个闭环。
本文摘自:网络 日期:2021-02-11
详情点击:ABB机器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