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领域,很多创业型企业都选择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几年过去,这已经快让行业成了“红海”。
但2018年开始,汽车行业已经连续两年市场下行,新能源车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在新材料、新工艺下不断加大,洗牌到来,能不能活下去?集成商赛道的天花板怎么突破?优势如何进一步凸显?下一步走向哪?这也是疫情下很多机器人集成企业的在思考的难题。
“我天天在问自己,北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哪儿?”江苏北人创始人、董事长朱振友说,“无论是通过资本、技术还是互信的方式,今天我们仍在思考在整合方面是否已有足够的谈判能力和护城河。”
作为以集成商身份上市的江苏北人,受到的压力更是多重的。
业绩承压下的天花板突破
抛开因为集成商身份被拉低的市值,业务集中也使得江苏北人在疫情下的压力大增。
在创业之初,江苏北人的核心技术在“焊接”,并在后续发展中也以此为主要应用工艺展开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后的***份年报显示:2019年江苏北人的营业收入为4.7亿元,营业收入中的92.73%来自汽车行业,这种集中的业务构成在汽车行业的转型中更是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今年4月以来,江苏北人IPO 募资项目厂房建设提到的苏州工业园区工厂,也在疫情下全线开工,谋划进一步扩大项目产能。
回顾江苏北人的发展轨迹,在早期,江苏北人主要从事的是提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涉及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及销售。但在如今,以焊接、装备、打磨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为基础,江苏北人已经将业务拓展到工程机械、家具生产自动化领域,从财报披露的新订单结构来看,订单结构已经开始呈现多行业发展趋势。
直面竞争与挑战
但在中国成长起来的集成商,挑战一点也不会缺少。现阶段,江苏北人在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还